2019年2月27日 星期三

你還願意陪我玩嗎? 家排VS鬼怪邪靈

昨日講到《還願》這恐怖遊戲,再加上有人詢問我家排會不會接通鬼魂問題,我覺得可以將這問題一齊來解釋,將大家的擔心化解。

看/玩過《還願》了嗎?這款以台灣七、八十年代為背景的恐怖遊戲,喚醒了很多華人(尤其台灣人)的集體記憶。有人說,看太多恐怖片、鬼怪的遊戲會容易招徠不好的靈體,這是真的嗎?

藏傳佛教有一種修行法門,透過觀想凶煞形象,以意念創造出如真的形體,來使人克服恐懼。對於有經驗的靈通者而言,幾乎是無法分出靈視力看到的是惡靈,還是意念所幻化之念相。但當我們意識到祂是自己的一部分時,恐懼與自己合而為一,念相也就消失,所謂的鬼就消失。



"佛經中,處處可見“唯心所造,唯識所變”——觀想的秘密就是唯心所造,唯識所變,有其理,必能成其事,事理本自圓融。唯識雲:“如是自心內現境還自緣”,一切都是由此心造作而來,而這個心,在《華嚴經》中即是一真法界,就是真心。如無上瑜伽部的生起次第,事實上只是比量瑜伽——修行者作意觀想出來的本尊形象,是造作的,是第六意識的產物,純粹唯心所造、唯識所變。以此消融自我、實證無我的無上方便。"


當我們有強烈的想像力及上情緒,再加上可能本身體質敏感,就會感到如真的"實相",
它能夠由恐懼所滋養、也因克服恐懼而消失,如果玩遊戲的人(玩家)內心有跟遊戲中的主題相符合的糾結,例如婚姻、親子關係的愧疚、道聽途說的玄學見解,或相類近的創傷記憶(父母爭吵、生病)等,否則看恐怖片/玩恐怖遊戲是不會"招惹鬼怪"。相反,如果一個人本身有類近的問題,再接觸這些恐怖畫面,有機會將潛意識的恐懼浮面,形成他心目中的"鬼"。

同樣,家庭系列排列都是可以這麼理解。

如果我們先入為主的覺得這是跟鬼神有關的時候,看到代表如實反映當時人家庭狀況,會以為是鬼上身(但人明明未死,應該說是人上身?!?)。 

如果我們用量子力學去解釋,這只是量子糾纏,代表通過意識場下載當時人家庭的訊息。
如果用心理學的用語,這是集體潛意識的呈現。


身心靈圈子常講一句:意識創造實相 ; NLP 也有個假設前題: 地圖不等於彊域。

當我們帶著鬼神、恐懼、猜疑去看,自然會看到符合你心中的"實相"。但當我們帶著愛去看,你會見到每個個案都在療癒我們內在大大小小的創傷。我們的祖先經歷過不同的傷痛,有戰爭、飢荒、流行病,水災等等,一代一化將生命流傳下來,就是"生命"這一樣東西,已經足夠強大。

再者,系統排列已經在很多國家被列入心理治療範疇,證明了用正確的觀點及手法,可以對人的身心有很大幫助。

希望大家能以正確態度去審視這個療癒工具。

2019年2月25日 星期一

無意識的忠誠(二) 之《還願》— 從家排角度去剖析遊戲中的家庭問題

上一次講到,家庭對人的一生有重大影響,我們是如何對家庭、對父母有無意識的忠誠。這次,再講到近期很多人談論的台灣恐怖(?)遊戲 —《還願》。先說明我是不打遊戲,但喜歡看別人打遊戲,同一遊戲公司的上一隻恐怖遊戲—《返校》我也有看。

《還願》不單單是純粹只靠嚇的恐怖遊戲,遊戲有很多細節位我們可以從中了解華人的內心世界、倫理思想。如果你跟我一樣不打遊戲,你也可以到youtube看別人玩,那麼你就會明白更多。


故事大約講80年代初的台灣,主角杜先生是一名有名編劇,他娶一位女明星,二人更生了一個可受的女兒。女明星之前是歌影視紅人,但嫁了之後只當一個普通的家庭主婦,一家三口的生活完全依賴主角寫劇本的收入。
那個時代的台灣男人(很多地方的華人也是),是非常大男人主義,不希望女人嫁了給自己還要"拋頭露面",再加上他寫的劇本不受歡迎沒有人願意買下,因此杜先生工作有很大的壓力,而且為了面子,更花費很大,買一些"高大上"的物品放在家中。很可能來自於自卑感作祟,杜先生不斷的打壓伴侶,即使經濟出問題仍不許老婆復出賺錢,會說"這是男人的事,女人就是要乖乖在家照顧家人"
「你看,我把旗袍找出來了,洗一洗應該還能穿吧?賴導他答應了,他說現在還來得及加個角色⋯⋯房租、水電都沒著落,總得想個辦法⋯⋯。」太太莉芳說,家裡面已經彈盡援絕,他想要也去工作貼補家用。
「什麼意思?這樣家裡怎麼辦,小孩不顧了嗎?你怎麼那麼自私啊?」杜先生說。
「一整天我在家裡都好好手好腳不出去工作,寫那麼多,還不就賺幾個錢⋯⋯拜託你現實一點好不好,你那種劇本現在已經沒有人想要拍了⋯⋯你知道為了家裡的開銷,我跟我媽拿了多少錢?你知不知道有多丟臉⋯⋯。」太太莉芳說。
「丟臉?你穿這樣出去拋頭露面,我就不丟臉嗎?」杜先生說。
然後鏡頭一轉就看到被剪爛的紅色旗袍。 
一切一切都被女兒聽到了。
就是這樣,爭吵、家暴,因而展開日後的悲劇。
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的內心交戰,一方案認為自己很厲害,一方面又覺得自卑,身上出現很大的無力感,只能透過其他方法去舒解內心衝突。而女兒受到父母爭吵的影響,加上父母安排她上電視歌唱比賽節目,又要她表演給親朋戚友看(現在都有很多父親是如此!!!),女兒出現身心症(即屬當時的精神科),表面上好像哮喘,但其實器官沒有問題,是心理影響。



杜先生控制不到堅決要復出的妻子,控制不了風光不再的工作,為了解決"無力感,就要找些可以控制的,開始求神問卜,找到了同一座大廈的何老師(神棍)去拜"慈孤觀音",將已經沒有多少的收入大量的投進去,以為這樣就可以救到女兒。最後杜先生因誤信神棍,使女兒失去生命。


同時,我們都可以從中看到那個年代對於家庭角色分工的定型,認為男人才應該外出工作,女人就只能做主婦,否則是拋頭露面,讓男人沒面子了,不全心全意照顧家人,就是會讓家庭散了。

這也讓我柅圯剛剛過去的家庭系統排列工作坊中,其中一個個案跟我說,好家庭有"重男輕女"的問題,父母會支持男孩去讀書上大學,但對女兒則認為不用讀書,嫁了就好了。說著說著,大家發現,其實不是"重男輕女"的問題,只是上一輩對男女角色的定型問題,父母對自己的兒女都一樣的愛,只是覺得男生更需要讀書而已。
一個誤會,讓女生以為父母輕視自己,影響了日後的自我價值感,你說這是不是太可惜了,幸好現在發現也未算遲,要明白人生是可以由自己掌握而不是活在父母的嘴裡。



下回繼續。